據了解,近日,荷蘭媒體報道稱,荷蘭消費者和港口工人爆出了亞洲產品產生毒氣體,稱這些毒氣體隨著集裝箱漂洋過海來到了荷蘭。其中一半越南物流的貨柜被拒!
鹿特丹港口的氣體測量公司對此提出警告,其中有毒氣體的產品包括來自亞洲的鞋子、電子產品、家用電器和各種塑料制品。
荷蘭最大的航運氣體測量和排氣公司Gasmeetstation和EWS Group表示,到達鹿特丹和阿姆斯特丹港口的集裝箱中,十分之一所含的有毒氣體濃度過高的僅今年上半年,就有750萬個集裝箱,幾乎全部來自亞洲。
發出這項警告的原委,是一對在荷蘭內河航行夫婦De Waardt身上發生的悲劇性事件,兩周前,因在航運運輸中運送了經過磷化氫(鼠藥)處理的動物飼料而中毒,而必須入住烏特勒支大學醫院重癥室。
根據荷蘭測量公司的說法,出問題的可能性很多。一方面,有一些裝有谷物、玉米和大米的容器,故意用某種有毒氣體處理,以殺死害蟲。另一方面,最大類別的產品是自身會排出有毒氣體的產品。
EWS集團總經理兼老板,同時也是知識與氣體測量基金會(KAGO)主席的Joren Nieuwenhuizen說:“這些才是真正的殺手。”這包括鞋子,也包括家用電器、電子產品以及各種基于一般塑料、聚氯乙烯、木材為原材料的制品,例如圣誕飾物和包裝材料等。
官方檢測數據顯示,12%的集裝箱中被檢測出有毒氣體,在五分之一的案例中,涉及的是針對有害生物的氣體,例如膦,而絕大多數(80%)是快速生產的商品產生的有毒霧狀氣體。
其競爭對手EWS集團活躍在荷蘭、英國、德國、法國、大利和西班牙,在其每年檢查的數十萬個集裝箱中,發現11%的有害氣體過高。
總經理Joren Nieuwenhuizen說:“關于鞋子,幾乎一半被拒絕進入。這些鞋類來自亞洲,用廉價的原材料如福爾馬林和甲苯等粘合在一起。在膠水徹底變干之前已經投入運輸,還經過溫暖的熱帶地區。這會產生很多氣孔,這些氣孔通常由不同氣體的混合物組成。”
這些鞋子最終進入倉庫和鞋店中。Joren Nieuwenhuizen說:“商店里新鞋的好聞,實際上是揮發性有機物質的蒸發,這對健康有潛在危害。”他自己的孩子一般只接受在歐洲生產的鞋類。
強制通風階段
Gasmeetstation的Leo Roderkerk補充說:“這種對健康的損害只會在長期內顯現。致癌物質在體內積聚,沒有人知道最終會有多少人因此而生病。”容器氣體化學專家Atie Verschoor博士主張,在制造和運輸過程中,要有一個強制性排氣的程序。荷蘭的進口商應該對中國生產者強制執行此條例。但是,對于生產者來說,使物品更昂貴的一分錢額外增加,都顯得太多了。”
AtieVerschoor多年來一直是與阿納姆醫院Rijnstate ziekenhuis相關的ECEmed集裝箱氣體專業知識中心的負責人,他指出,荷蘭消費者需要更好地了解進口商品的危害。“不要立即從客廳的包裝盒中,取出新購買的PC或電視,首先將其在另外的地方放置24小時,使其可以適當通風。”
更加重視安全生產
根據環境與運輸檢查局(IL&T)的說法,這種情況在結構上肯定有所改善。發言人說:“現在有更多的氣體清除裝置,人們越來越意識到集裝箱中有毒氣體的危險。”
EWS集團的經理Joren Nieuwenhuizen希望對安全生產給予更多關注。“我們在歐洲禁止了許多有害的化學物質,然而,這些物質通過亞洲再次進入我們的國家,只是因為我們需要更加便宜的東西。”
Nieuwenhuizen多次邀請荷蘭政府分享其專業知識,他說,自2010年以來,創建了一個包含一百萬個已測量集裝箱的的數據庫。但是,這占進入荷蘭的集裝箱總數不到2%。
荷蘭海關的回應
海關在回應中說,基本原則是,接受檢查的集裝箱必須打開,并檢查有毒氣體的存在。鹿特丹港口海關(DRH)表示,去年,在“在不同的程序中”檢查了16625個集裝箱。
其中,因為氣體濃度過高而向社會部監察局報告的有77宗。根據DRH的數據,今年預計人力檢查的集裝箱總數將略有增加。
截至上星期,已向監察局報告了90個出口集裝箱和15個進口集裝箱,因為這些集裝箱中存在的氣體或蒸氣超過了安全的極限。